Monday, April 24, 2006

十年生死兩茫茫

個人覺得聽流行曲跟古典音樂不一樣,歌手的演繹實在很重要,雖然幕後的也不應被遺忘。而所謂演繹,不一定是以傳統的技巧分高低,否則個個唱得像莫華倫,就失去"流行"曲的意義了。

當然,現時有些還未學懂唱歌的新人出碟,是相當難頂的。但如果歌手對音樂有熱誠,尤其如果肯花時間在創作,聽歌的也不仿給點時間讓人家進步。

相對而言,我更看重歌手的誠意和個人的修養。華dee的歌唱得不算好,所以以前不聽他的歌,但他真的很有誠意,很努力,多年以來,看得出明顯的進步,到《常言道》時更是寫出唱出了個人的修養,裏面有"substance",就是唱得不夠好也值得聽。反而,出名唱現場如錄音的李克勤,我雖然是在《命運符號》時已在聽了,但越來就越沒感覺,不想聽他的歌了,總覺得他唱得來沒有"heart",像在上班,歌手的身分更像一份職業。這也是他和Eason在我心目中最大的分別。當然,這或許是不公平的,或許他也付出了很多我覺察不到的努力,但聽歌當然是主觀的啦。btw,另一個不欣賞他的原因是他挺政府得來好像不怎麼思考判斷過...

有一些歌手,是會成長的。聽著她/他成長,不可能對她/他沒感情。林憶蓮是這樣。學友更是這樣。紅過,dup過,酗過酒,改過錯,結婚,生了女兒,歌藝也昇華了。總覺得現在的學友和憶蓮,唱歌的味道,絕不是沒有經歷的歌手唱得出來。

基於以上種種對聽流行曲的想法,很喜歡現在的鄭中基。有點錢,曾經有點紅,血氣方剛,做了錯事,差不多消失了。後來不知怎的演起笑片來,還演得很出色。總相信演笑片出色的人,背後都是很努力的。還作+唱了《爛瞓》,《我代妳哭》等不算紅但相當好的歌。然後的《無賴》,是對自己過去十年的定性和接受,宣佈進入了另一個階段。

較早前聽他說打算演唱會打算企定定簡單唱,覺得很期待。可惜開始後發覺原來是假的,花臣還是比較多。或者是市場需要,門票又賣不完,身不由已吧?但慢慢進入楝篤唱的部分則好多了。由父親鄭東漢結他伴奏的一段很好,尤其是《許願樹》。《左右為難》時,難得見到剛進入另一階段的他和已昇華的學友同台,就更加是個驚喜了。

在較早前的訪問中被問到對出道十年的感想,鄭中基用〝十年生死兩茫茫〞來形容。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誇張了點,怎麼會說生死了?但如果把這個理解為以前的他已死了,蛻變成一個新的藝人,還是有點道理的。

Friday, April 14, 2006

Google the Matrix

上月某日跟E在灣仔金鳳嘆蛋撻奶茶,E雖然畫漫畫搵食,但對Internet都好有心得,99年已出了本關於上網的漫畫小品,會做網站,居然還自學懂寫php,以往用過小扁担的網站覺得挺好,發現原來是他一個人做的,嚇我一跳。-_-|||

香港的互聯網比國內落後(這個我現在已接受了,不再唏噓),我在港第一次聽人提起web 2.0,居然是這位漫畫佬朋友,in得很。E認為gmail不夠好用,有空間做個更好用的,能方便整理自己的to-do list等。我同意gmail肯定有改善空間,但要做個更好的,即使不考慮是否有足夠人材,找投資已是沒可能。更大問題是,Google個team好像甚麼都想到,反正,我覺得缺乏的功能和服務,差不多可以肯定遲些Google會推出。這就是近兩年的使用經驗。要同佢鬥,唔知點鬥。



然後今天Google在blog宣佈推出Google Calendar。發了給公司的部門經理試用,自己也建了屋企、公司、部門等幾個calendars用來collaboration,唉,好強。

何解"唉"?皆因這陣子在想有甚麼互聯網生意的點子,有些覺得有可為,但總在想,Google會做,我沒位置做。除非像某些小公司,成立的目的好像就是要快半步開發它將會開發的東西,等它來收購,例如goffice.com 。

忽然想起一個畫面。有次跟日本夥伙N在金茂的餐廳食晏,自稱是IT哩民的N提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問道假如將Yahoo!的所有服務器都放在一齊,會有多大,像金茂般高大?當時沒有細想,現在想一下,以Google 2006年的Capex USD4bil,那情景的出現還會遠嗎?

無法不讚Google,卻也無法不擔心《廿二世紀谷歌網絡》。

Sunday, April 09, 2006

《Monster》

說起追看無線的第四線劇集,近半年星期六晚播的《Monster》,揀片的真要讚一讚。只可惜他/她很可能已經揹鑊了,廣告少得可憐,有時令我以為自己在看亞記。沒被腰斬算是偷笑。(無線譯作《魔刹》,算是水準翻譯,有音有意,但其實叫《怪物》或者乾脆沿用《Monster》的話,我覺得會更好)

早兩年碰到個做教師的小學同學,大力推薦《Monster》,而另一位在中大教書的朋友亦不約而同在看,於是就租來看看(畢業後已沒買漫畫了,花錢,花地方,更不環保),發覺真的很好,所以在這裏推一下。唯一就是後段有點拖拖拉拉。但至少,日本漫畫都會"有始有終",不會像香港的,王小虎永遠25歲。

至於電視版,也很忠於原著,就是節奏比較慢。但這是放諸所有電視版的漫畫皆準了。另,荷里活也在去年買了《Monster》的電影拍攝權,但進度如何則不得而知。

《Monster》入面最討好的角色,要算古利馬先生。上星期六晚看大結局,古利馬先生臨死時,終於學懂了難過。一時間,十年前的喪子之痛,一下子回來了,很難過,但又很高興死前懂得難過,於是說出相當文藝的對白:〝好像十年前的自己給自己寄了封信,現在終於收到了。”這卻讓我想起包括自己在內的城市人,周一至周五,情緒通通delay,周五晚起的48小時是爆發的高危時間。說穿了,大家都是怪物。

說起喪子之痛,又想起前天金像獎裏的廖啟智。個人覺得他在《殺破狼》的配角演得比黃秋生在《頭文字D》的文泰好。當然啦,我是一介哩民,人家評委是才是"專家"。



《Monster》on Amazon
《Monster》on Wiki (en)
《Monster》on Wiki(jp)

Friday, April 07, 2006

茶煲

真係鬼都冇咁靈, 一咒小芙蓉, tvb即刻從善如流, 尋晚就即刻大結局!

更估唔到o既係, 接棒o既竟然係茶煲同船頭尺..



非常過份.. 橫掂都係偷訊號, 點解唔偷埋俾北京? 反正tvb都冇乎架啦. 九十幾個台, 想搵個講廣東話o既都冇..

table for two?

@北京.想走

Wednesday, April 05, 2006

放過我吧小芙蓉

無線的四線劇集, 只有第四線 (零時十分) 我可以看到, 而且不知怎的好像特別好看. 雖然是重播的, 但反正首映時我沒看過, 對我來說也算是新的了. 追得最盡力是年多前播的《創世紀》, 演得不錯, 劇本出奇的時尚. 尤其人在廣州, 做了一整天到零時, 假如不用應酬, 肯定要看了心理才能平衡. 其後的《烈火雄心II》, 《刑時偵輯檔案》等 (I,II還不肯停, 還要III), 能引起我興趣的好像越來越少. 先陣子比較有趣的《難兄難弟》, 正開始追, 怎知出差北京便已錯過了大結局, 鬱悶.. 甚至好像忽然感到飄泊了.

不想看的《大鬧廣昌隆》, 希望也能像《難兄難弟》般, 在我這趟出差北京期間不知不覺的落幕吧. 其實, 老媽子挺喜歡看的, 我這樣想還不算太不孝吧?